服务热线4008099058

联系我们

服务热线:4008099058
  • 联系人:潘先生
  • 电话: 18994707188
  • 邮箱:pkm@nooery.com
  • 地址:上海市浦东新区宣黄公路1038号

影响空调行业发展的外力因素究竟有多大

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17-08-08 [ ] 浏览:
空调作为一种重要的大众消费品,其所在行业的发展也一直备受瞩目。最近几年,中国空调行业稳步发展,研发技术不断进步,市场容量也逐步扩大。单单以民营的志高空调为例,从1994年一家毫不起眼的空调小厂,成长为一家市值几十亿的香港上市公司,仅仅用了十六年的时间。在成果面前,有人将其归功于空调企业自身的改革创新、锐意进取,从而实现与整个国民经济保持同步增长。但另一方面,也有人认为空调行业得以发展的外力色彩非常浓厚,有人将天气与政策比喻为支撑空调行业前行的两根拐杖,放下其中任何一根,整个空调业都将进入步履维艰的境地。
  “靠天气吃饭”、“靠政策吃饭”是后一观点归结出的两大结论。那么,影响空调业的外力因素究竟有多大?我们不妨对这两大主要结论进行一一剖析。
  靠天气? 其实天公很冷静
  经常会在媒体上见到各种各样关于天气变化影响空调销售的文章,例如“空调销售随天气升温”、“天气不够热 空调不够火”、“气温烧烧烧 空调销销销”……此类稿件总是隔一年半载现诸报端。给人的印象就是空调的销售情况会受天公左右,天公作美就“销销销”,天公不作美就只能“不够火”。空调行业“靠天吃饭”的结论也正是由此得出。
  可实际上,此类文章多是出于一时一地的情况而轻易得出结论,当然,我们不能苛求作者掌握全盘的销售情况,在很多情况下,这也没有必要。可实际情况是,当我们把眼光放大到更大范围,天气则是相对稳定的,即使一时一地出现了升温现象,但另一时的另一地却可能出现降温,两者会相互抵消掉对空调销售的影响,尤其是对于那些全国品牌的厂家而言,此消彼长的情况随处可见。
  对于整个行业而言,格力、美的、海尔、志高这前四强的市场份额已经超过了六成,而这四强全部都是全国品牌甚至是国际性品牌。还以志高为例,其产品不仅在国内各个省市区畅销,更是销往全球180多个国家和地区。从大范围来看,天公的变脸是有规律的,考察范围越大,天公就越是“冷静”。因此,局部的天气波动很难对行业整体构成威胁或者利好,尤其是对于已经进军全球市场的中国空调行业而言,天气此消彼长的变化对于行业整体发展的影响更是微乎其微。
  在欧美等发达国家,空调早已成为必备的家用电器,这不仅仅说明其消费能力高,而且也与这些国家民众的消费习惯息息相关,他们甚至会将空调开一整天,以达到一进入房间就舒适的效果。在国内,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空调也已经不再是奢侈品,而且随着人们消费理念的逐步改变,理性消费的消费者会越来越多。他们不会再跟随天气变化决定自己的消费,既然空调迟早会用,为什么一定要等热到不行的时候再去买呢?可以想见,在理性消费、冷静消费逐渐成为市场主导的同时,天气因素即使对于一时一地的消费者也将很难再起决定作用。
  天公很冷静,消费者也正在变得更冷静,这也是“靠天吃饭”越来越靠不住的两大理由。
  靠政策? 其实国家不偏心
  6月1日,国家对于空调产品的新的补贴政策与新的能效标准两项政策同日实施。国家对于空调的补贴标准最高缩水七成,由此,各大卖场空调产品价格均出现不等的涨幅。有媒体指出,这是在国家“断奶”之后,空调行业的集体无奈之举,随着补贴标准的下滑以及能效门槛的逐步提高,空调行业在未来将遭受更大的冲击。
  国家财政补贴资金表面上是补给企业,实际上企业是将这一补贴资金全数让利给了消费者,企业只是在国家与消费者之间充当了桥梁的作用。这由市面上空调价格的变化即可看出,当初国家节能惠民政策实施之时,市面空调价格发生过一次较大的跳水,现在国家补贴收紧,企业反倒没有将压力全部推还给消费者,最终转嫁给市场的仅是其中一部分。这说明,经过一年的时间,空调厂家凭借自身改进消化了部分补贴缩水带来的压力,而没有让空调销售市场完全回归一年前的状态。
  实际上,国家节能产品惠民工程并非在给空调企业单独“喂奶”,空调行业自身也并不羸弱,国家之所以补贴企业在于推动高效节能产品的普及应用,最终达到全社会节能减排的目的。通过国家节能产品惠民工程一年的惠及,空调企业得以将更多的精力与资源投入到高能效产品的研发与推广。因此在补贴新政实施的同时,空调行业新的能效标准也伺机付诸实施,新标准规定原2级能效降为新3级,而原3级及以下的空调将逐步退市。能效标准门槛的提高,也证明了空调行业整体实力的进步,举个简单的例子,定频空调的最高能效比已经提升到了5.0的新高度,而这一高度不仅是中国记录,更是世界记录。
  能够为全世界树立实力标杆的行业在国内并不多见,国家对空调行业进行必要的支撑是明智之举,可如果就此得出空调行业“靠政策吃饭”的结论,未免有断章取义之嫌。
  靠外力? 其实企业有实力
  作为集中度相对较高的产业,空调行业前四强长期占据了整个市场份额的半壁江山。证明空调行业并非靠外力成长的最有力证据就是数字,空调四巨头格力、美的、海尔、志高全部都是上市公司,而且基本都能进入在全国五百强评选行列,四家的年销售收入叠加起来上千亿。四家空调厂家不仅在国内风生水起,而且均成功进军国际市场,输出了空调业的“中国制造”。
  在上世纪九十年代,空调对于普通老百姓还是一项奢侈消费品,最普通的空调都得花上三四千,而且制冷效果远不如现在,而现如今,很多一级能效的品牌空调都只需一千多元。短短十多年时间,不仅仅消费者得到巨大实惠,空调行业也是风起云涌,涌现了数百个品牌,又淘汰了数百个品牌,即使当年已经做到行业老大的某品牌空调,现在也被迫沦为国内二三线品牌。有调查显示,10年前,中国空调行业曾活跃着400多个品牌,经过一番大浪淘沙,近95%的品牌销声匿迹。就在国家节能惠民工程普及的2009年度,志高空调大包大揽,在一级能效空调型号独揽21%,成为“一级霸主”,展示了品牌的实力,而另一方面,又有5个空调品牌退出市场,惨遭淘汰。这不仅反映了空调行业的竞争激烈程度,也凸显出整个行业的市场化程度。